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推进广州无线电集团及各成员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,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,努力营造“劳动光荣、创造伟大”的良好氛围,《广电集团》开设了“寻找广电奋进者”人物报道专栏,挖掘个人潜力、激发组织活力、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。
广电运通旗下子公司运通智能业务开发部副经理,2012年加入公司。作为广电运通在AI+互联网智能交通领域创新的攻坚者,率领开发团队深挖场景应用,推动公司打造了多个国内智慧交通行业的标杆项目。同时,他还带领团队与华为、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等科技领军企业开展AI、移动支付、人脸识别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研究及合作,为探索城市轨道交通+互联网的融合应用打下坚实基础。他曾荣获广电运通“优秀员工”、“优秀管理者”以及“广州无线电集团优秀员工”“年度广电之星”等多项荣誉表彰。
戚广杰所在的业务开发团队
2015年底,广电运通开始自主研发互联网售检票解决方案,用户可以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方式在手机上购票,然后在地铁站内的云购票机上凭二维码取票。这在当时是一个全新项目,国内没有太多可借鉴的案例。戚广杰和另外两位同事组成了创新软件组,开始搜集国外的技术资料。“这些资料都是英文,而且一找都是几千页,把它逐字逐句熟读吃透,花了不少时间。”通过学习和钻研,戚广杰的团队逐渐掌握了相关技术知识,为项目的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要在新领域打开局面,除了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外,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尤为重要。为满足客户需求,“三人小组”经常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,有时甚至要通宵,修改与验证方案,以保证第二天机器的正常运作。随着项目的推进,“三人小组”逐渐成长为拥有35名成员、覆盖技术研发、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业务开发部门,分析问题、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也积累了扎实的行业经验。
正是在戚广杰这样的攻坚者们的努力下,广电运通很快开发出第一台轨道交通互联网售取票机,成为我国最早一批推进互联网+AFC布局的企业,其系统和设备成功在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多个城市开通上线。
“每次和亲戚朋友买票坐地铁时,我都会向他们介绍,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设备。”亲朋好友的赞赏,让戚广杰心中充满成就感。“以创新的科技便利人类生活”,广电运通的这一企业使命成为了他的奋斗初心,在心里扎根。
作为广电运通的第一个“互联网+”轨道交通售检票云平台项目,戚广杰带领开发团队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最开始瞄准这一项目时,客户甚至不知道广电运通还会做系统软件。”回忆起这个项目,戚广杰笑言,因为缺少经验,团队都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像“系统宕机”、数据丢失等突发问题。但是,戚广杰和他的团队没有退缩,而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修复问题,用最短的时间迭代新的软件版本,以超出客户预期的表现建立起广电运通在新领域新客户中的口碑。
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,2017年初的一个周末广州下雪了,特别冷,朋友圈微博都在晒雪景,我们三个人就在实验室抓紧调设备。”接到客户的问题反馈后,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,不仅修复了系统问题,还优化了架构、功能和界面,更新出第二版,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。
经过开发团队三个月高强度、高效率的作业,广电运通为深圳地铁“量身打造”的云支付系统如期上线,当天就获得了全国广泛关注。自开通以来,这个系统不断优化,始终保持着行业内领先的性能值。“看着每天使用量从最初的10万到现在的200万,注册用户数也马上突破2000万,越发觉得有一种使命感,想要把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继续提升一个高度,便利更多乘客。”戚广杰说道。